廖鲁川,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总编辑。
特立但不独行文/廖鲁川齐鲁晚报出过许多书,把齐鲁壹点客户端上的优秀原创内容结集出版,这是第一次。我相信这只是开始。壹点号是我们搭建的用户创作平台,有多个壹点号作者,一年下来要发20多万篇文章。第一次出书可谓是大工程,先圈了一个框架,按照齐鲁风情、文化走笔、社会生活感悟这三大类,从十几万篇文化副刊类作品中,精选了85件文稿。尽管入选作品都登上过“清泉录”阅读榜单,阅读量和好评过硬,毕竟数量还少,肯定有挂一漏万的遗珠之憾,还请广大作者们理解,还有下一本呢。主流媒体为互联网作者出书,把云端的内容变成印刷体的书籍,也算是一件特立独行的事儿。有特色才能立得住,这是生存法则。报纸落后了。报纸从业者们用了很长时间才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。深度融合转型是媒体发展的必答题。不久前,我去参加全国报社负责人岗位培训班,厦门日报社的社长在大会上介绍他们融合转型探索,谈到现实紧迫感时说:“纸币都快消失了,何况纸媒!”众人笑,且又默。是啊,不自我革命,就会被替代。纸媒需要变成智媒。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革命风起云涌,潮流浩荡。一说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,下面这一句必不可少:顺之则昌,逆之则亡。事实也是如此。像邮票信函、胶片相机、电报CD机等等,有多少行业产品淡出了我们的生活,实在难以计数。传统的如诺基亚、柯达,曾经强大到我们从未想象过它们会有倒掉的一天。即便你曾经看过叶永烈的《小灵通漫游未来》,又何曾想象得到如今移动支付、视频通话、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城乡生活的标配。互联网正成为时代的操作系统,万物互联产生了去中心化、去中介化、去边界化的巨大势能,对任何行业或者个体,没有网络化、数据化,就没有未来。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有它的霸蛮逻辑,它以摧毁来重构新的世界,不在乎你的意愿,只看你的表现。让信用卡赋闲的是